甘露之變

李訓和鄭注原本約定由鄭注以協助王守澄的葬禮為名,帶數百精兵前來,趁宦官們參加葬禮時一網打盡。但李訓又不想讓鄭注因此獨居首功,甚至想等铲除宦官就连郑注一并铲除,便以自己親信出任一些節度使和京中重要職位,暗中招募士卒,並提前行動。
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廿一,文宗與百官在紫宸殿早朝,左金吾衛大將軍韩约奏稱左金吾仗院內石榴樹夜生甘露,為祥瑞之兆。李訓等人勸文宗親自前往觀看,文宗到含元殿,命宰相及中書、門下兩省官員前去左仗視察,眾人回報那不是真甘露。
接著文宗刻意派禁衛軍首領仇士良、魚志弘等宦官前去查驗,李訓等人事先暗藏甲兵,以伏殺宦官。文宗也命王璠、郭行余分别领河东、邠宁军前来,但河东军来了,邠宁军却不敢上前。仇士良抵達後,見韩约神色惊慌,滿頭流汗,又发现周围有伏兵,立即返回含元殿劫持文宗回內殿,称李训谋反。李訓見狀,急呼金吾軍上前護駕,也与仇士良搏斗,正要用靴中的刀杀死仇士良时,因其他宦官赶到而未果。李训追上去拉住轿子不放,被文宗叱责,李训亦随即被宦官郗志荣打倒在地,宦官们簇拥着文宗皇帝逃入宣政殿。金吾軍及其他舉事兵卒如京兆少尹罗立言所率逻卒三百余人、御史中丞李孝本所率御史台部从二百余人雖然殺了少數宦官,卻無法阻止宦官帶走文宗。
仇士良等人挾持文宗返回內殿後,派出神策军五百人砍杀眾大臣,舉事兵卒潰敗。参与甘露之变的宰相舒元舆和对甘露之变计划一无所知的宰相王涯出逃后被捕,在刑讯下王涯自诬供称此事为宰相相約谋反,意在改立郑注为帝。另一宰相贾餗也对甘露之变并不知情,出逃后自以为逃不掉,以为自己只是被奸人所诬陷,于是主动出首。文宗被迫认同王涯的供词。李訓逃出長安,但最終被捕殺。
仇士良等人又密令鳳翔監軍张仲清誅殺在外地的鄭注。郑注之前任礼部郎中钱可复为副使,李敬彝为司马,驾部员外郎卢简能、主客员外郎萧杰为判官,右拾遗卢弘茂为掌书记,部属有魏弘节等。当时除李敬彝已被另外征辟未参与甘露之变外,钱可复等人及凤翔亲卒千余人都被族灭。钱可复将死,祈求放过十四岁女儿,女儿说:“杀我父,何面目以生!”抱着钱可复求死,于是也被斩。卢弘茂妻萧氏临刑诟骂:“我太后妹,奴辈可来杀!”士兵闻言束手,于是得免。
此次事變中,死者數以千計,僅“諸司從吏死者六七百人”[2],除李訓、鄭注外,李训党羽千餘人多被捕杀,宰相舒元舆、王涯、贾餗及李孝本、罗立言、王璠、郭行余等人被腰斩,仇士良令百官临观,“亲属无问亲疏皆死,孩稚无遗,妻女不死者没为官婢。”[3]仇士良还杀了韩约、凤翔少尹魏逢、左金吾卫将军李贞素、翰林学士顾师邕等。宦官田全操甚至扬言:“我入城,凡儒服者,无贵贱当尽杀之!”史稱“甘露之變”。遇難官員的一些倖存家属投奔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并得到接纳,暂时躲过一劫。
由于四宰相全部被杀,文宗意欲令左仆射令狐楚、右仆射郑覃为相。令狐楚心知王涯、贾餗无辜,在书写二人罪行时泛泛而谈,令仇士良等不悦,于是未能拜相,最后拜相的是郑覃和户部侍郎判度支事李石。